继欧盟之后,英国政府近日宣布将自2027年起实施英国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这也印证着环境领域正在成为新的权益战场。

  CBAM机制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争论的焦点之一。COP28上“阿联酋共识”就严词警告:“采取措施打击气候变化,包括单方面的变化,不应构成任意或不合理的歧视或变相限制国际贸易的手段”。

  刚从迪拜回来,亲历COP28的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兼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告诉记者,关于CBAM争议,COP28会场火药味十足。“会议期间,欧盟CBAM受到来自巴西、非洲、中国、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会代表的批评。多位与会人士认为,CBAM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单边贸易保护措施,既无益于其所宣称的脱碳目标,也不利于国际贸易。不少非洲国家代表认为,非洲经济将直接受到CBAM的冲击。”

  应对气候变化,谈判为什么就那么难?

  张军涛表示,不止CBAM,现场其他议题也是硝烟四起。应对气候变化,谈判为什么就那么难?

  张军涛认为,气候问题谈判艰难有其深层原因。我们要看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本质问题,从国际道义上来讲,应对气候变化就是避免全球性的气候灾难,拯救人类的家园,对于不同的国家而言就是“碳排放权”和“发展权”的问题。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已经进入后工业时期,他们经历了工业革命,经济快速的发展期已经享受了全球碳排放红利。目前他们开始否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时也在将“区别责任”转向发展和其他发达国家,并且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未来碳排放增量,张军涛举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欧盟和英国实行的CBAM机制。

  张军涛补充,与发达国家不同,新兴国家面临的是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发展权”问题。近几年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持续强劲,在数字经济、高端制造、金融、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全球化趋势势在必行,随之而来的是新兴国家也将面临碳排放权与发展互相制约的问题。目前大部分新兴国家还是依赖于高排放、高污染基础上的发展,急需在碳排放权问题上得到自己相应的权益。

  而贫困国家现在是缺少资金来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发达国家和其他经济体给予支持,小岛国更是面临生存问题,所以不同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上面临着不同的问题,目标不一致谈判就困难。

  “现场远比报道的更胶着,你看到的是各方妥协的结果”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COP28期间表示,本届大会是近年来“最困难”的一届。就此言论,记者向张军涛求证,张军涛坦言“现场远比报道的更胶着,你看到的‘阿联酋共识’已是各方妥协的结果”。

  张军涛举了化石能源存废问题的例子,而化石能源存废问题只是COP28两百多个议题中的一项。

  COP28前各国对化石能源存废问题的分歧使得本届大会能否达成关于完全淘汰化石能源的全球协议成为焦点。当地时间12月11日,会议发布了最新的第三版协议草案,化石燃料的表述引发的争议最大,“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只字未提,沙特、俄罗斯反对“有关淘汰化石燃料的提议”,科威特、伊拉克和煤炭大国印度等国家也纷纷加入其阵营,所以说很难达到一致目标。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折中方案可能存在于他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11月在美国加州达成的协议,重点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加快取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发电,为解决化石燃料做出贡献。

  当地时间12月13日,COP28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达成共识。大会的最终决议获得198个缔约方的一致同意。各国在最终协议文本中纳入了有关化石燃料的表述,就制定“转型脱离”化石燃料的路线图达成一致,这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然而,这一“折中”的协议也受到了一些批评。有人认为,虽然协议提及了化石燃料的转型,但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时间表仍然缺乏。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担心,过分依赖可再生能源可能会对其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不可否认,化石燃料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议题,涉及到国家利益、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等多个方面。因此,这个“折中”的协议可以被视为各国在平衡不同利益之间的妥协结果。